2010年2月3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州 长 刀林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化危为机,迎难而上,顺势而谋,共克时艰,在应对挑战中拼搏2009,在战胜困难中砥砺奋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州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37.87亿元,增长12.8%,连续6年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849元。财政总收入23.3亿元,增长54.4%,地方财政收入17.65亿元,增长85.7%,地方财政支出45.18亿元,增长51.3%,均连续5年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19.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5.2亿元,增长3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6亿元,增长33%,一举扭转了固定资产投资低速徘徊的局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5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增长16.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
通过一年的努力,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1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10项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已全部完成。这标志着我们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极大地增强了全州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的信心和力量,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拼搏奋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应对挑战保增长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一系列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继续巩固和保持了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10.6%。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推广超级杂交稻3.4万亩,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20.8万亩,冬季农业开发3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20.9万亩,增长4.7%,总产量35.8万吨,增长7.3%,创历史最高水平。“生物富州战略行动方案”全面实施,干胶产量23.86万吨,增长20%,茶叶产量2.7万吨,增长1%,水果产量23.16万吨,增长2%,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82亿元,增长11.9%。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6个;罗非鱼、茶花鸡、小耳朵猪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效明显,石斛、沉香、红魔芋等试验示范稳步推进;肉类产量2.86万吨,增长1.7%,水产品产量1.73万吨,增长4.7%。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改造建设农村公路358公里,自然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改造中低产田地6.02万亩,新增高产稳产农田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1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了8.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州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实施了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州农林水事务支出5.32亿元,增长54.9%,对农民的直接补贴4.08亿元,人均获得补贴648元。
龙头企业强力拉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采取落实电价扶持政策、开展停产半停产和负增长企业帮扶服务等措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逐季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2.2%。工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电力在景洪电站的有力带动下,完成发电量64亿度,增长115%,实现增加值8.2亿元,成为支撑全州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水泥、自来水快速增长,铁矿石、精制茶止跌回升;竹、麻和啤酒等一批工业企业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3个工业园区新增投资8.15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5户,累计入园企业77户。加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力度,非公有制经济户数3.05万户,从业人员9.1万人,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6%。
城乡消费市场活跃,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增长13.2%。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和规范提升农家店80个。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具下乡”等政策,兑现补贴资金2174万元,带动销售1.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亿元,增长19%。旅游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恢复了景洪至曼谷航线,成功引进喜来登、洲际、安纳塔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接待国内外游客732万人次,增长17.3%,旅游总收入50.3亿元,增长22.3%。
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以20个重大建设项目为重点,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固定资产投资走出低谷,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地方交通建设完成投资6亿元,增长38%。佛双桥至打洛二级公路、勐海至惠民二级公路、布朗山国防公路和勐往乡、景哈乡、格朗和乡、勐伴至易武通乡油路建成投入使用,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关累码头续建工程、勐罕多功能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澜沧江勐泐大桥开工建设。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65亿元,增长55.9%。勐海大型灌区三期建设、景洪澜沧江防洪堤一期续建、勐海南咪细宰水库除险加固、勐腊大树脚大沟防渗工程等一批水利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勐宋水库建设进展顺利。能源建设步伐加快。景洪电站5台机组并网发电,南果河电站、流沙河一级电站竣工投产,曼弄枫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小黑江流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景洪至勐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2亿元,增长9.7%。景洪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建成,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显现;勐海、勐腊县城建设步伐加快,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全州城镇化率达37.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旅游小镇、避寒山庄、大渡岗茶园度假基地、大沙坝湿地康体中心、曼兴湖度假基地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进展顺利。
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重大决策取得明显成效,共争取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资金7.48亿元,为历年来最多。加强税收征管保收入、落实结构性减税保增长成效显著,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为保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新增贷款22.2亿元,增长11.7%。
改革稳步推进,开放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进展顺利。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工资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成功举办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中国天然纤维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双版纳行、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特别会议暨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第十二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内部工作协调会、西南经济区第十八届市长联席会议等活动。磨憨、打洛口岸联检楼竣工投入使用,启动“蔬菜换石油”、“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项目,开展中泰货物跨境对流运输。实现对外经济贸易总额7.67亿美元,增长44.4%。富滇银行进入我州并设立分行,中国—老挝边境贸易网银结算合作业务在磨憨开通。成功引进云南白药、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等知名企业。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2项,实际到位资金2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2万美元。
(二)千方百计保民生
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力量抓好解民忧、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克木人”发展成效显著,解决1.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施55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和1750人的易地搬迁,启动勐腊县勐捧镇扶贫开发整镇推进。完成26个无电自然村的通电工程和6697户农网改造工程。州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全面启动3个乡(镇)的山区综合开发。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旧房改造进展顺利,拆除重建和加固改造7210户,带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
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全州科技进步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景洪市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建设农村科技活动室233个,培训农村劳动力57.5万人次。推进州院、州校科技合作,启动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项目工程。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1项,评定农民技术员1217名,为3055名回乡初中毕业生发放了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培训胶农、茶农和特色种养殖能手4.5万人。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支出6.42亿元,增长37.7%。巩固“两基”成果,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小学、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分别下降0.9和1.41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适龄幼儿入园率达67.7%。深化农村综合初中改革,所有农村初中开设了农村综合初中班。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38.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成人教育不断发展,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49%。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景洪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教育工作先进县(市),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建设院校,州机关幼儿园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评定为优级甲等幼儿园。“双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学前傣文教材出版发行,对外华文教育取得新成效。推进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招聘特岗教师113人。建立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兑现教学质量奖212.3万元,27名教师受到国家和省表彰。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投入高等学校和中职学校助困资金872万元。州民族中学一期、州行政学校报告厅建成投入使用,州二中危房改造、允景洪小学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新开工建设校舍8.5万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6.9万平方米。
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支出3.48亿元,增长60.2%。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面和筹资水平,参合率达95.2%,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各级财政为6.64万困难群众、13.3万沿边居民和4.8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代缴了个人参合资金。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勐海县医院、勐海县中医院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9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村卫生室建设,州傣医院搬迁工程开工建设。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传染病防控,有效应对甲流感。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傣药材标准研究和傣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实施“少生快富”工程,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改扩建3个计生服务所,新增办理农村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49户,发放各种计划生育奖励877万元。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建设进展顺利,完成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农家书屋、100块篮球场建设。《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翻译整理全部完成,1—80卷已正式出版发行,最后20卷即将出版发行。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文化部,基诺族“特懋克节”等7个项目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光等4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景洪市勐龙镇曼飞龙村和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西定乡章朗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舞剧《水、水、水》荣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综合一等奖,《基诺大鼓舞》在第五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大赛上荣获群文组铜奖,82件广播电视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在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全省第九届残疾人暨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州运动员共获得11枚金牌、7枚银牌、12枚铜牌。中国第一个傣文网站在我州建成,获得云南省首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西双版纳报》彩色印刷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译制项目顺利完成。实施586个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全州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
就业和社会保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3亿元,增长46.1%。城镇新增就业61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82人。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4312万元,扶持893人创业,带动2443人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1646名特殊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1%。创新举措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为1411名国有企业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助,帮助4515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采取向企业发放就业岗位补贴、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等措施,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3599个。筹集2.1亿元,解决2.93万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提高1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由13.5万元提高到16.5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点工作,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享有各类社会保险人员达45.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9万人次。完成5个农村敬老院和30个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西双版纳州社会福利院开工建设。对1377名残疾人进行救助,为20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2374名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将6.65万农村贫困人口、2.75万城镇低收入人群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城乡医疗救助支出703万元,对3739人次城乡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建立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机制,兑现救助资金199.3万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083万元,5286户住房困难家庭受益,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114套(25.5万平方米)。
(三)多措并举保稳定
我们坚持把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保障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创造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自身建设。坚持向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州政协通报协商工作,认真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州人大和州政协的监督,按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60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06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扎实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全面实施。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为重点,加强督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全州所有乡(镇)的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投入使用。监察、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诉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前置审计,核减投资2212万元。警示教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
突出工作重点,落实维稳责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整合信访工作力量,推进网上信访,抓好信访积案化解。组织“千名干部大走访活动”,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严重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妥善处理缅甸局势变化对我州的影响,边境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国家安全、监狱劳教工作得到加强,反恐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艾滋病监测检测,广泛开展无毒创建和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南线扫毒”行动成效显著,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推进。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比上年下降4.34%。
打牢基层基础,共建和谐之州。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增“十星级文明户”2.45万户,15个村寨、2个社区、1个小城镇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花卉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民族团结,在北京举办了基诺族跨越发展30年活动,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史志、哲学社会科学更加繁荣,工青妇、老龄、侨务、红十字、机要保密、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认真落实,提高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场群团结、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和驻州部队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驻州军警部队在维护边境稳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开拓创新保生态
我们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把“生态立州”列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首,提出力争在2015年前实现生态州建设目标,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扎实推进,完成人工造林9.75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3%。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铲除侵占国有林非法种植的橡胶1.05万亩,启动实施2.5万亩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不断推进,建立了西双版纳尚勇—老挝南塔南木哈联合保护区域,开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联合保护自然资源的新模式。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全球首个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在我州签订实施。启动省级公益林和新增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817万元,将全州所有集体天然林和农地天然林纳入公益林管理并实施生态补偿。新建农村沼气池3528口,农村节柴改灶2147户,绿化美化村寨68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9个,全州省级生态乡(镇)达22个。
坚持不懈地推进“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勐海县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景洪市江南污水处理二期及排水管网工程进展顺利,勐腊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开工建设。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47户企业的清洁生产通过验收,依法关闭10户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加强耕地保护,做好土地收储,完成3.29万亩土地开发整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3平方公里,景洪监狱一期、灵长类动物中心1.45万亩土地顺利移交我州。第二次土地调查通过省级评审,矿产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兴地睦边”土地整治工程获得国家批准,从2010年开始,5年内国家将投入11.37亿元,对我州40.74万亩土地进行整治。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非常不容易的好成绩。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州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拼搏2009的结果,是驻州军警部队、中央省属驻州单位、外来投资者与建设者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州军警部队、公安政法干警、中央省属驻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西双版纳建设的国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州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各族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不够快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很艰巨。二是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人口较少民族及特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还很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贫攻坚和山区开发任务艰巨。三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相对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劳动者素质偏低,维护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禁毒防艾任务依然繁重。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今年下大力解决这些难题。
0o0Allow0o0Page0o0
二、2010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之年,更是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面对积极变化与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机遇与挑战相互并存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紧盯“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大项目促投资,以结构调整强产业,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消费,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动力,坚持不懈保增长;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困难与问题,坚持不懈保民生;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的目标,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不懈保稳定;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州的目标,把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战略思想贯穿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具体项目的实施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坚持不懈保生态。
按照州委六届九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州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六大战略”及“两个率先”、“两个为主”、“两个定位”的目标,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更好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跨越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取得新繁荣,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根据以上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抓“三农”、促增收,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抓好“三农”工作“五件大事”和“六大工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增长6%。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推广超级杂交稻6万亩和粮食作物间套种22万亩,完成冬季农业开发40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120万亩,总产量达到35万吨。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培训胶农、茶农、特色种养殖能手各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全面落实国家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和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财政补贴资金。强力推进农民增收6个“千元项目”,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增收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州级财政继续安排1000万元,集中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地1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解决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水利化程度达到47%以上。州级财政继续投入1000万元,实施勐旺、勐宋、易武3个乡(镇)的山区综合开发。完成2000公里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建设,新建农村客运站3个、招呼站6个。完成7400农村户表改造。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蔬菜基地建设,提升发展冬早瓜果8万亩,规范化发展特色糯玉米1.5万亩。继续推进罗非鱼、茶花鸡、小耳朵猪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肉类总产量达到3.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加快石斛、红魔芋、沉香、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继续做好能繁母猪、甘蔗、橡胶等涉农保险,培育农村种养殖大户。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和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和“克木人”发展工作,投入850万元,实施8个人口较少民族示范村、3个特困民族试点村、6个“兴边富民”示范村建设。完成35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和500贫困人口易地搬迁,解决和巩固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继续抓好小额贷款扶贫、整乡推进和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完成4000户以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旧房改造。
(二)抓产业、调结构,进一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项支撑,构建景洪、磨憨、勐海工业园区三个平台,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利税总额9亿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力争3个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8户,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扶持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6亿元,上缴税金7亿元,从业人员9.5万人。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粮、胶、糖、茶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林业、文化旅游、电力、畜牧业与绿特食品加工业、云麻和傣药南药六大支柱产业。认真实施“生物富州战略行动方案”,州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扶持生物产业发展,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以上。加快良种甘蔗基地建设,开展高产创建,稳步提高产量。抓好标准化茶园建设和低产茶园改造,完成勐海县20万亩无公害茶园整体认证。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试点工作,实施橡胶科技整村推进工程,促进产业提升发展。加快10万亩竹原料基地建设。推广云麻种植3.5万亩,加快二期3000吨汉麻纤维扩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傣医药品种开发与研究,加快产业化进程;抓好天然生物药基地建设,做好傣药南药交易市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力争瑞翔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
(三)抓投资、促消费,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紧紧把握中央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基本方向,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抓紧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
农田水利建设要完成投资13.68亿元。抓好勐海大型灌区、勐宋水库、打洛界河续建、山区“五小”等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曼满水库加固扩建工程和勐仑水库,对曼岭、曼么耐等6件小(一)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启动南腊河、南阿河治理工程,做好黄草岭水库的项目申报工作。
交通建设要完成投资16亿元。继续推进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勐泐大桥、关累码头续建工程、勐罕多功能码头建设,开工建设勐罕至关累沿江公路,核准和开工建设澜沧江景哈大桥、景洪至橄榄坝一级公路、景洪新南过境环线公路,做好泛亚铁路、勐腊至岔河二级公路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
能源建设要完成投资11.48亿元。启动景洪至勐仑220千伏、勐海至勐遮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小黑江流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橄榄坝电站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推进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电力安全可靠保障标准。
城镇建设要完成投资7.5亿元。加快以景洪为中心,两县城为重点,旅游小镇和口岸为依托的城镇体系建设,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景洪城区建设要以江兴城,以沧江新区、引水入城、绕城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为突破口,以“五创”为抓手,着力打造雨林景洪,彰显柔情傣乡的独特魅力,把景洪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加快勐腊新城、勐海县城、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做好城镇规划工作。全方位提高城镇特色化水平,把以“热、傣、水、边”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化战略全面推向县城、乡(镇)、村寨。加强城市管理,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营造干净舒适的城镇环境。通过公益性岗位加强乡(镇)环卫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认真落实国家增加群众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宽消费领域,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切实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增长14%。
进一步扩大内需。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工作,贯彻落实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和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扩大餐饮、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和管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新建廉租住房4264套。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改扩建三县(市)城区农贸市场,新建和改造提升3个物流配送中心、80个农家店、3个乡村农贸市场。推进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增长20%。
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强州战略行动方案”,抓好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野象谷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促进傣族园、花卉园、曼听公园、望天树景区、勐远景区等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大沙坝湿地康体中心、告庄西双景、西双十二城、大渡岗茶园度假基地、曼兴湖度假基地、景洪至橄榄坝澜沧江右岸旅游观光道、高星级酒店等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加快6个旅游小镇和30个特色旅游村建设,开工建设勐腊曼旦景区,旅游建设要完成投资16.2亿元。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有计划地推进驻外旅游营销中心和旅游形象店建设,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加快推进中老缅泰四国特色沿边开放旅游区建设,做好西双版纳机场国际航线拓展工作,力争开通景洪至清迈、清莱和琅勃拉邦航线。接待国内外游客810万人次,增长11%以上,实现旅游收入56.5亿元,增长12%以上。
(四)抓改革、促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抓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启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好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工作。
重视金融功能,发挥金融作用,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政府信誉,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推动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服务功能,新增贷款23亿元。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深化供销社改革,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维护垦区稳定的若干意见”,确保垦区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开放活州战略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到8.8亿美元,增长15%。积极争取进出口配额,进一步抓好“蔬菜换石油”、“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项目的实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开展经贸合作,推进境外替代产业发展。加快磨憨、打洛、关累查验货场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周边国家及国内联检部门的协调联系,推进通关便利化,着力解决昆曼国际大通道“通而不畅”的问题。继续推进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区建设,完成“边交会”永久性会展场馆建设,确保打洛国家级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筹办好第十三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第三届湄公河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等活动。推进西双版纳与老挝南塔、波乔、琅勃拉邦和泰国清迈、清莱“三国六方”联络机制的建立健全,积极争取云南—泰北合作会议及其他国际性会议在我州召开。大力发展国内外友好城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已引进的世纪金源、华润集团、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白药、云南城投、云南旅投等大企业的后续服务工作,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
(五)抓环保、促生态,进一步推进生态州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景洪市江南污水处理二期、勐海县污水处理厂、勐腊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做好磨憨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确保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推进公路沿线、江河两岸、水库周边、城镇面山等重点地区的绿化美化和生态恢复,大力整治公路沿线、江河两岸、乡(镇)和村寨的垃圾乱倒、乱堆问题。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推进乡(镇)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未达标的,一律关闭。全力抓好“兴地睦边”土地整治项目,全面完成景洪监狱土地移交工作,实施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抓好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15%的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全州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验收率达到100%。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州公共机构能耗要下降25%。
推进生态建设。全面落实“生态立州战略行动方案”,努力在“森林云南”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落实森林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开展森林和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竭尽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基本农田。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完成“亚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一期项目建设。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继续做好国家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抓好国家新增公益林、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组织实施。抓紧编制中低产林改造规划,完成2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园林乡(镇)创建活动,在60个村寨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力争7个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命名。建设农村沼气池2000口,农村节柴改灶1500户。
(六)抓保障、促民生,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科技进步。认真落实“建设创新型西双版纳行动计划”,抓好科技项目管理。继续推进解决“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加快边境一线的自然村科技活动室建设。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展专业技术协会10个。加强州院(所)、州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突出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完成勐海县布朗山乡“两基”攻坚,确保全州“两基”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加大教育投入,州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州民族中学二期、州第一、第二中学、允景洪小学、允景洪幼儿园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景洪特殊学校。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11年2月前,全面排除47.3万平方米D级危房,对24.8万平方米B、C级危房进行加固改造,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牢固、家长最放心、最满意的地方。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扩大高中招生规模,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推进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覆盖面。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3000名中小学教师。加快发展“双语”教育,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留学生招收和对外华文教育工作。整合教育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传染病防治,做好甲流感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30%的城镇居民和5%的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高住院分娩率,对农村困难群众住院分娩给予补助。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完成州傣医院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州医院外科住院楼、勐海县医院综合住院楼、勐腊县医院医技楼。继续推进“少生快富”工程,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对3个乡(镇)计生服务所进行改扩建。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30个农家书屋,对7个乡(镇)文化站进行改扩建,确保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争5个项目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筹备好第四届贝叶文化国际研讨会、澜沧江·湄公河亚洲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第二届全州农村文艺调演、第七届全州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第五届全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加快州、县(市)综合档案馆改扩建。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做好《西双版纳报》日报出版发行工作。进一步发挥傣文网站宣传教育作用,提高广播电视民族语频道编播水平。继续投资建设100块篮球场,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000人以上,困难人员就业10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和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扶持1000人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000人以上,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到基层和农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州享有各类社会保险的人员达到47.6万人次。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提高城镇医疗保险待遇。继续做好农村和城市低保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认真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提高集中供养率。加快推进州社会福利院建设,新建30个老年活动场所。为60周岁以上完全失地农民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对涉诉特殊困难群体和1000名残疾人实施救助,为2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旧房改造。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成立州、县(市)慈善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气象预报、灾害预防等工作,切实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七)抓稳定、促和谐,进一步构建平安和谐西双版纳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澜沧江文明航道创建活动,启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支持景洪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十星级文明户”达到全州农村总户数的51%以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史档案等事业。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净化文化环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做好行政立法工作,制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实施办法》,力争将《古茶树保护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提请州人大常委会审议。认真落实“依法治州战略行动方案”,加强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维护监狱、劳教、强戒场所安全稳定,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民主权利。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和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侨务和对台工作,不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严重犯罪和多发性犯罪。推进禁种除源、堵源截流、禁吸戒毒,加强行为干预,切实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广泛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今年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承启之年,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各级政府今年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的基本经验,认真分析“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十二五”规划更具前瞻性、导向性和战略性。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编制成为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过程,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为西双版纳又好又快发展和跨越发展绘就更加宏伟的蓝图。
0o0Allow0o0Page0o0
三、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审批办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有效解决行政争议。
改进政府管理。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线,在继续推进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的同时,今年要着重在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全力打造行为规范、勤政高效的效能政府。推行重大项目效率评价,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和审计。开展效益审计和评估,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投诉监督中心的工作,继续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强化政务督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转变工作作风。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州委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中央、省委和州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到困难大的地方去,多到群众呼声高的地方去,多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多做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休戚相关的实事,多做暖人心、解民忧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难事。
加强廉政建设。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精简整合各类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健全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进一步压缩政府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政府日常公务开支由公务卡支付的比例。完善土地矿产资源、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的监管机制,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以腐败现象易发和多发领域为重点,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冲刺2010的号角已经吹响,决胜“十一五”的序幕已经拉开。任何风险与危机都动摇不了我们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坚定信心,任何干扰与阻碍都影响不了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任何困难与挑战都不能阻挡我们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奋发有为,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奋力冲刺!